当前位置:第九轩言情小说>古代言情>娇宠美人> 第43章 她被死死禁锢在怀,与太……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43章 她被死死禁锢在怀,与太……(1 / 2)

保和殿内光线敞亮,头顶的中央藻井上精雕蟠龙,描金彩绘绚丽铺展,仿佛有金光流泻而下,在身着十样锦宫装的姑娘面颊上镀了一层圣光似的,让殿内每个人都紧紧盯着她,好像又看到了当初那位瑰姿艳逸的昭安长公主。

而殿中央被众人注视的云缨,心下渐生惶惶,想不明白为什么周围忽就安静了下来,开始回忆她方才是否做了什么不当举动。

惊愕在每个人心中蔓延,最先反应过来的,是大昭帝。

他执着酒盏的手有些发颤,干脆“啪嗒”一声搁下,盯视着下方那张娇艳面容,缓缓发声:“你与昭安,是何关系?”

不怪他这样问,昭安逃出大昭前,差不多也是这般年纪,若不是已经过了这么多年,单看这小姑娘的相貌,任谁都会恍惚一下。

或是母女?

可昭安在得知那道赐婚圣旨时,第二日就消失了,并未有过真正婚配。

莫不成是与那武安侯……

大昭帝想到这里,目光霎时瞥到下方那道雪青色身影上。

方才酒盏落下发出的那声脆响,宛如惊堂木敲在云缨的心尖上,身体不自觉瑟缩了一下,她紧抿着唇绞尽脑汁地想,也没想出昭安到底是何人。

正当她害怕地红了眼圈时,殿内响起了太后为她的解围声:“阿缨失忆了,皇帝莫要吓着她。”

“阿缨,过来哀家身边。”太后与她说话时,特意放缓了嗓音。

阿缨。

听到太后口中的称呼,裴忱眸色阴晴不定,翻江倒海似的盯着那道可怜兮兮的娇躯,但面上却仍是维持着平静,忽状似漫不经心地开口:“是个美人。”

没在意身旁投来的惊讶目光,他面无情绪,视线却死死定在小姑娘微红的眼眶上,接着语气不明道:“失忆了,倒是可惜。”

适才席上若非必要,裴忱惯是一副寡淡的模样,更别说突然开口,称一句美人。

虽好似只是随意一提并无在意,大昭帝却下意识心中不喜,身为掌权者,他是清楚地知晓有些秉性暴戾阴郁之人,最喜玩弄姝色美人,把她们紧紧捆缚住,看那莹白玉体染上鲜血的模样,更能激发他们心中充斥戾气的欲。

这齐国国君是人尽皆知的手段阴鸷残暴,方才还一副冷淡提不起兴趣的样子,怎的这小姑娘一来,突然就被引得开了尊口。

尽管这小姑娘身份尚存疑,但单凭那一张与昭安肖似的脸庞,大昭帝便不想她沦为玩物,遂侧首道:“今日是朕招待不周,宫外已为陛下安排好府邸,待陛下寻到了人,朕再重新设宴,以表歉意与祝贺。”

顾忌着两国交情,大昭帝语气尚算委婉,暗里透露的意思便是自己还要处理家事,让他先行去宫外府邸,日后再设宴聊表歉意。

但没想到,裴忱仿佛没听懂他意思似的,眼睛仍是牢牢盯视着那个小姑娘,却对他道:“陛下有心了,不过朕向来不喜筵席,只觉得无趣之至,但今日这宴,倒是有几分趣味。”

这趣味源于何,两人心知肚明。

大昭帝看着巍然不动的男人,指节缓缓轻叩着案面,没再说话。

适才太后发话叫云缨去她身边,云缨便乖乖起身,心下微松一口气,面上倒是不显。

正往娘娘那边去时,忽听到上首那熟悉到了骨子里的嗓音,她的背脊蓦然一僵,如坠冰窟般霎白了脸颊。

耳边仿佛还响起男人亲昵凑到她身边说的那些话,低绻喑哑的语调宛如黑暗里滋生的邪魔,把她折磨得日日心神不宁,沉陷进无边的恐惧中,几近崩溃。

一阵刺痛骤然唤醒她的神志,云缨缓缓松开掐紧的手心,怕被发现异样,没有抬眼去看那人,目不斜视地往太后娘娘身边去。

以往是如何不重要了,总归她现在是不认识他。

“饿不饿?阿缨太瘦了,要多吃点。”太后温声笑着拉过她的手,让她挨在她身边坐。

顶着上首那道阴恻恻的目光,云缨向太后乖巧点头,哪也不看,只盯着面前的香气馥郁的菜肴。

除了脸色有些苍白,倒看不出别的异样。

而席间众人,皆是欲言又止,既想不管不顾地凑过去问清楚情况,但又顾忌着齐国国君还在这里,只好按捺下冲动的心思,眼神却是时不时就往太后那边瞥去。

云柬已从第一眼的惊诧中回过神来,目光微微复杂地看向太后身边娇俏的小姑娘,除却她的相貌与昭安肖似以外,他还隐隐觉得有些眼熟。

莫名的,脑海中忽然浮现几年前在扬州时,遇见的那个喜欢狐狸假面的小姑娘。

他不动声色地低首,抿了口酒。

大昭帝亦是忍不住频频抬眸,如此几次后,忽听旁侧传来一道捉摸不定的语气。

“方才陛下说,这姑娘是要赐给谁的?”

一直沉默寡言的楚怀珩忽觉周身冷飕飕的,微微一顿,抬眸看了眼上首。

殿内静悄悄的,这番话自然也传进了云缨耳里。

明明那朱漆殿门古朴厚重,她却总觉得有阴冷的风钻进来似的,浑身止不住发寒。

大昭帝闻声侧首,对上男人平静到有些诡异的漆眸,暗挑眉梢。

若说之前他以为云缨是要被赐给阿珩的,但在看见她的相貌后,显然打消了之前的想法。

不过这些自不必与人道,大昭帝勾着淡淡的笑,含糊其辞道:“尚未有定论。”

不等他再说什么,便听太后沉下嗓音:“阿缨喜欢谁便嫁谁,哀家不允有人插手她的婚事。”

这是想要弥补当年和亲之事,大昭帝自然不会反对,顺着太后连连附和。

……

上一章目录 +书签 下一页